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

測光、曝光與 ZONE SYSTEM(2)

了解測光之後,接下來就是曝光了。一般而言如果測光正確的話(適當地矯正測光表所可能帶來之誤差),利用測光表所得出之數值決定曝光理應也會得到一個正確的曝光結果,但如果事情有那麼單純,安瑟也不用混了。要將曝光這件事情複雜化,可為以下之說明。

首先,必須對ZONE SYSTEM進行說明。ZONE SYSTEM可這樣進行理解,假設一相機對於同一塊磁磚在相同的環境下連續進行11次的拍攝,姑且將此11次之拍攝分別稱為0號曝光、1號曝光...一直到10號曝光,這11次的曝光每次的曝光量皆不同,後一號的曝光量皆較前一號的曝光量多出一格,換言之0號曝光最暗,10號曝光最亮。安瑟將每一號的曝光稱為一區,0號曝光稱為第0區、1號曝光稱為第1區,依次類推10號曝光稱為第10區,在這11區的曝光中,位於最中間的曝光區即是為第5區。而這第五區曝光量並不是靠擲杯決定的,我前面即假設相機是對一磁磚進行連續11次的曝光,則第五區的曝光數值就是透過測光表所決定的,換言之第五區之曝光即是對該磁磚的標準曝光。

經由11次曝光可以得到11張磁磚照片,安瑟將其依序排列進行觀察,發現這11張照片不只因為曝光程度之不同而有明暗不一之差異,他還發現在某些曝光情況下,磁磚的表面紋理就會因為曝光不足或曝光過度而無法於相片中呈現出來。經過觀察,就低於第五區的曝光區而言(也就是第四區以下),如果想要讓磁磚之紋理能夠有意義地呈現於相片中(也就是用肉眼可以看得出來),第三區曝光是極限;也就是若曝光低於第三區,人眼將無法清楚分辨該些照片中之磁磚紋理反而覺得一片漆黑。相反的,就高於第五區之曝光區而言(也就是第六區以上),如果想要讓磁磚之紋理能夠有意義地呈現於相片中(也就是用肉眼可以看得出來),第八區曝光是極限;也就是若曝光高於第八區,人眼將無法清楚分辨該些照片中之磁磚紋理反而覺得一片死白。透過如此之觀察,安瑟發現底片紀錄影像之能力有其極限,在以標準曝光為基準之情況下,底片能記錄到最暗的景象為第三區曝光,能記錄到最亮之景象為第八區曝光。


以上這些關我們甚麼事呢?舉個例子說明,假設今天所要拍攝的主題為一張臉部特寫,大家可能就想辦法把人臉塞滿相機觀景窗後,進行測光然後就按快門了。但是在一連串的動作當中,大家有無思考過,剛剛究竟自己是在對甚麼東西測光?人臉,或許是個正確的答案,但並不是一個精確的答案。如果仔細觀察人臉,你會發現人臉可以細緻區分成頭髮、眼睛、光滑的皮膚、粗糙的皮膚與嘴唇等,如果你將相機拿得非常靠近所要拍攝的人臉,就有辦法針對前述人臉的各個部分單獨進行測光,針對各部分進行單獨測光後會發現每個部分的標準曝光數值並不相同:

皮膚的標準曝光組合(f8, 1/250
眼睛的標準曝光組合(f5.6, 1/30
嘴唇的標準曝光組合(f8, 1/125
金髮的標準曝光組合(f11, 1/1000

此些數值其實代表著一種意涵,如果以嘴唇的曝光組合為基準進行換算可發現皮膚比嘴唇亮1格(比較皮膚與嘴唇的曝光組合可發現兩者之差別為皮膚之快門比嘴唇的快一倍,換言之皮膚的入光量就會比嘴唇的少一倍。測光表之所以會做如此調節,原因在於其判斷皮膚比嘴唇亮一倍,為了使兩者一致,所以其減少皮膚的入光量);眼睛比嘴唇暗3格;金髮比嘴唇亮4格。整理如下:

皮膚 +1
眼睛 -3
嘴唇 0
金髮 +4

得出了上述這些關係後,假設我們對於這張人臉的拍攝以嘴唇的標準曝光組合進行曝光,請問此張照片會得出甚麼結果?要判斷會拍出甚麼很簡單,只要將安瑟的ZONE SYSTEM套入答案就出來了。當我們對於這張人臉以嘴唇的標準曝光組合進行曝光,等於將嘴唇置於ZONE SYSTEM的第五區(因為第五區的曝光量在ZONE SYSTEM中即被定義為標準曝光),當嘴唇被置於第五區時,皮膚、眼睛與金髮座落於ZONE SYSTEM的區位亦會被決定。以皮膚為例,皮膚比嘴唇亮一格,所以皮膚會座落於第六區(第六區的曝光量比第五區多一格)。所以整張人臉各部分的座落區位如下:


皮膚 第六區
眼睛 第二區
嘴唇 第五區
金髮 第九區

還記得安瑟所觀察出底片所能呈現出影像的極現嗎?最暗者為第三區、最亮者為第八區,比此更暗或更亮者均將呈現無意義的黑與白。若以此對於我們所拍攝的人臉進行觀察可發現我們所拍攝的人臉肯定不會是一個成功作品。Why?因為金髮掉到第九區,頭髮的紋理將無法呈現;眼睛掉到第二區,看起來宛若一顆黑黑的豆子而非炯炯有神。

從以上的例子可知,透過安瑟的ZONE SYSTEM,我們對於所拍攝景物之曝光可以進行更細緻之思考。每個所拍攝的畫面,該畫面中的每一處事物定有不同的標準曝光值,如果我們只針對所欲拍攝之主題進行標準曝光,即有可能會導致該畫面中其他有意義的事物因為曝光不正確而無法於相片中呈現出有意義之影像而徒留漆黑與死白。於曝光時若適時將ZONE SYSTEM納入思考,則可以有效掌握哪些事物可以於相紙中留下倩影,而哪些事物就只能此情可待成追憶。

沒有留言: